美國在5月10日將2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關稅稅率從15%提高到25%,并放言欲將剩余的3250億美元進口自中國的商品也加征25%的關稅。與此同時美農業(yè)部發(fā)布偏空的5月份USDA供需報告,市場信心大受打擊,鄭棉主力在隨后兩個交易日連收兩個跌停板,之后曾試圖反彈,但終究國內棉花基本面太過疲弱,也奈何市場太過悲觀,反彈至跳空缺口下沿位置即受到阻力,轉而繼續(xù)走弱。近期在市場悲觀情緒繼續(xù)渲染之下又跌破支撐位繼續(xù)下跌。
前期中美經貿磋商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市場持相對樂觀態(tài)度,內外棉價均緩慢走高,國內施行一系列逆周期提振經濟的舉措,加上市場一些相關人士對棉價上漲的企盼,雖然國內棉市仍存在諸多問題,但期價重心仍然震蕩緩慢上移。筆者認為,因為棉價上漲所倚賴的基礎并不牢固,因此一旦遇到猝不及防的利空因素,趨勢將很快發(fā)生扭轉,何況是涉及到全球兩大經濟體經貿問題的大事件。
第一批加征關稅的5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中幾乎不含紡織品服裝,2000億美元關稅清單中僅涉及小部分我國出口至美國的紡織服裝及相關原料,因此實際影響相對有限,但美國將在6月17日舉行聽證會,對剩余的約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25%關稅征求公眾意見,此部分清單里將涉及到剩余的我國出口至美國的所有紡織品服裝類別,對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影響更大,市場普遍存在擔憂和消極情緒,并寄希望于6月底G20峰會是否會出現(xiàn)轉機。
隨著期價的接連下跌以及對后世的不確定性的擔憂,國內棉花現(xiàn)貨企業(yè)挺價意愿逐漸轉弱,棉花現(xiàn)貨價格跟隨下調,但下游仍然傾向于隨采隨用和采購低價的儲備棉。截至2019年5月24日,儲備棉拍賣累計成交16.03萬噸,成交率達到92.22%,日成交均價持續(xù)下滑。目前終端需求“淡季更淡”,布廠壓價行為明顯,紗廠紗線庫存積壓,企業(yè)并非不缺棉花,只是面對一直下跌的棉價和被嚴重擠壓的利潤,對上游皮棉的采購更加謹慎。
棉紡織服裝出口受到威脅,國內消費數(shù)據(jù)亦不甚佳。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統(tǒng)計數(shù)據(jù),2018年全年國內針織品、服裝、鞋帽的零售額不及前兩年,國內下游產成品需求略顯疲弱。2019年截至4月國內針織品、服裝、鞋帽的零售額為4418.1億元,同比減少約2.27%。4月單月零售額同比減少5.42%。
目前隨著期價的大幅下挫,鄭棉主力期價已經跌至市場流通現(xiàn)貨和儲備棉成交價格區(qū)間的下沿位置,點價交易和基差采購預計將增加,并且期價已經逼近或低于北疆機采棉成本線,下方將面臨支撐,但也應看到目前市場情緒仍然消極,利好因素缺乏,上漲動能亦將有限,因此預計短期期價可能回歸震蕩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