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托市收購進度緩慢,加之市場化采購力度不足,近期蘇皖麥價上行乏力,國家臨儲小麥成交趨于流拍,南方銷區(qū)儲備新麥輪入市場競爭激烈。預計短期內成本高企與需求不給力并存,使得蘇皖麥價走勢下有支撐、上行乏力,托市收購力度成關鍵。
蘇皖新麥收購進度同比偏慢
據統計,截至6月底,江蘇地區(qū)新麥收購量628.3萬噸,同比減少57.1萬噸;安徽地區(qū)新麥收購量322.4萬噸,同比減少142.5萬噸。
當前國內主產區(qū)僅湖北、江蘇和安徽啟動小麥托市收購,且托市收購量主要集中在蘇皖地區(qū)。截至6月底,主產區(qū)小麥托市收購量240.8萬噸。截至7月上旬,安徽地區(qū)小麥托市收購量142.1萬噸,同比下降144.9萬噸。
7月10日,無錫市新吳區(qū)地方儲備小麥網上競價采購交易會委托采購2020年產混合麥8100噸,起拍價2340元/噸(散裝,倉庫交貨價),最低成交價2300元/噸,最高成交價2320元/噸,成交均價2311元/噸。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價格監(jiān)測數據顯示,截至7月上旬,江蘇小麥價格為2160~2325元/噸,平均價2254元/噸,同比上漲20元/噸;安徽小麥價格為2160~2400元/噸,平均價2268元/噸,同比上漲34元/噸。截至7月上旬,江蘇贛榆白麥收購價2300元/噸,安徽渦陽白麥進廠價2300~2320元/噸。
國家臨儲小麥成交趨于流拍
蘇皖地區(qū)面粉企業(yè)開工率處于年內低位,加之其不斷加大新麥使用比例,使得陳小麥市場購銷較為清淡,國家臨儲麥成交趨于流拍。
據統計,自6月中旬以來,江蘇地區(qū)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39.2006萬噸,實際僅成交1031噸,同比下降2.1839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30元/噸;安徽地區(qū)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94.6684萬噸,實際僅成交5878噸,同比下降5771噸,周度成交均價2316~2330元/噸。
據統計,截至7月中上旬,江蘇地區(qū)國家臨儲小麥剩余庫存量1611萬噸,同比增加254萬噸。其中,2014年至2016年產小麥594萬噸,2017年產479萬噸,2018年產148萬噸,2019年產390萬噸。安徽地區(qū)國家臨儲小麥剩余庫存量1973萬噸,同比增加385萬噸。其中,2014年至2016年產小麥1026萬噸,2017年產425萬噸,2018年產8萬噸,2019年產513萬噸。
為加強糧食市場調控,緩解主產區(qū)新糧收儲壓力,保障區(qū)域糧食市場供應,國家政策性糧食跨省移庫計劃100萬噸,省內跨縣集并計劃75萬噸,全部為2019年產最低收購價小麥。其中,江蘇地區(qū)調出25萬噸,安徽地區(qū)調出25萬噸;福建地區(qū)調入12萬噸,廣東地區(qū)調入2.5萬噸,浙江地區(qū)調入7萬噸。
銷區(qū)儲備新麥輪入競爭激烈
隨著蘇皖地區(qū)新麥價格重心上移,加之物流成本增加,銷區(qū)儲備小麥輪入價格重心上移,但市場競爭較為激烈,部分糧食貿易商前期已簽訂的市場訂單面臨不同程度虧損。7月6日,廣東省鶴山市糧食儲備中心委托采購2020年產“藁優(yōu)5766”小麥7000噸,全部成交,底價2870元/噸(圍包散儲,倉庫堆好交貨),成交價2870元/噸。7月8日,廣東省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委托銷售陳小麥10.16萬噸,實際成交9.36萬噸,底價2200~2260元/噸(散裝/麻袋,倉庫堆邊交貨),成交價2200~2300元/噸;采購2020年小麥2.57萬噸,全部成交,底價2520元/噸(散裝,倉庫堆邊交貨),成交價2440~2490元/噸。
集裝箱運輸沖擊海輪散裝市場
自7月10日24時起,國內汽油、柴油價格均上調100元/噸,今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共經歷13輪調價周期,呈“二漲三跌八擱淺”態(tài)勢。截至目前,今年國內汽油價格累計下跌1630元/噸,柴油價格累計下跌1570元/噸。
今年夏糧收購以來,小麥集裝箱運輸量增長迅猛,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沿海海輪運輸市場帶來沖擊。截至7月上旬,江蘇靖江安寧港至廣東各港口1000噸級小麥船運費為97~100元/噸,5000噸級小麥船運費64~66元/噸;至福建各港口1000噸級小麥船運費78元/噸,5000噸級小麥船運費53元/噸。
短期蘇皖麥價或將窄幅波動
今年夏糧收購以來,蘇皖地區(qū)新麥市場價格快速攀升并圍繞托市收購價波動,一方面導致托市收購進度同比緩慢,另一方面制約市場主體入市收購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透支其價格后期上漲動力。貿易商大規(guī)模囤糧待漲的現象,很大程度上擠壓蘇皖地區(qū)流通市場新麥供給數量,但也加大后期小麥市場銷售壓力。
蘇皖地區(qū)持糧主體囤糧、托市收購啟動以及飼用替代等因素支撐新麥市場價格,但國家臨儲小麥庫存數量高企、下游市場需求不給力,以及儲備小麥平臺采購競爭激烈等因素,擠壓麥市貿易空間。今年國內進口小麥力度加大,一定程度上沖擊面粉企業(yè)對國產小麥的采購需求。
預計后期在蘇皖地區(qū)小麥托市收購量未達到一定規(guī)模的情況下,麥價整體將圍繞托市收購價運行。建議后期密切關注蘇皖地區(qū)小麥托市收購力度以及市場主體購銷心理博弈所引發(fā)的小麥流通市場階段性供需格局變化?! ?/p>